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  领导讲话
全面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决不把脏乱差带入全面小康——夏宝龙同志讲话摘要
发布部门: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2日
字号:【

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份全局的高度抓实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根本目的就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改善小城镇环境,联动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型,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基本动机、基本方法、基本效果,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是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中新的硬招、重拳。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扛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使命,以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勇气和担当,奋力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重中之重。建设美丽浙江,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是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体现“高质量、均衡性”的基础性要求。落实“三个不带入”,小城镇不能掉队。当前,小城镇环境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这其中,既有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集镇病”;又有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摆、衣服乱晒、广告乱贴等“农村病”;还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有些乡镇(街道)更是病入膏肓,惨不忍睹。小城镇这种面貌不彻底改变,“三个不带入”就是一句空话。建设美丽浙江,小城镇不能掉队。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和美丽县城建设,涌现出一个个体现浙江风采、江南韵味的美丽城市和美丽县城;我们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一道道美丽乡村风景线。相比之下,小城镇的环境面貌成为突出短板,不少乡镇(街道)既不如村、更不如城,与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格格不入,成为美丽浙江建设的一大隐痛。向世界展示浙江风采,小城镇不能掉队。G2O杭州峰会把浙江推向了全世界。国内外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会来欣赏西湖风光、人间天堂,还会走进全省各地的乡村、小城镇。我们既要有“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和现代化城市,也要有田园风光、最忆乡愁的美丽乡村,还要有洁净宜居、诗画风情的美丽小城镇。只有下大力气补上小城镇环境这一短板,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的鲜活样本。
    (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生态环境质量是一个地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透视镜”。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环境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快速发展,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相互促进,同时也集聚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低素质外来人口。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城镇经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必然会落入经济活力衰减、产业增长乏力、人口逐步流失的小城镇发展“陷阱”。环境综合整治是小城镇转型升级的倒逼之手。这些年,我们抓“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切体会就是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必须主动去挤压、去倒逼。环境整治是倒逼转型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把抓整治和抓发展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完全错误的。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就是要大力整治“低小散”的传统产业,坚决淘汰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克服传统产业调整的惯性和惰性,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格局,为转型升级腾出空间、扫清障碍。环境综合整治也是小城镇转型升级的引领之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现代产业对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对高端产业、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就越强。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就是要改善小城镇环境,实施“筑巢引凤”,着力引入新产能、培育新产业,促进“凤凰涅槃”“腾笼换鸟”。
    (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多次强调,浙江城市化的关键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主要矛盾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质量提升。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节点,是城与乡的纽带和“黏合剂”,在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必须牢牢抓住小城镇这个关节点。只有全面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才能更好承接城市和县城的辐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才能有效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到小城镇定居,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向农村延伸,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环境是基础,环境综合整治是“第一工程”。一个规划上“杂乱无章”、建设上“蓬头垢面”、管理上“粗枝大叶”、环境上脏乱差的小城镇,怎么能承接城市功能,怎么能带动农村发展?只有全面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才能持续增强小城镇的内生活力、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发挥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拉动作用。
    (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我们抓工作的基本经验和重要方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群众希望干的事,也是需要解决的突出民生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环境综合整治不是“请客吃饭”,难免会触及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有的群众和企业利益暂时受损,一开始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设置障碍,但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好处的事情,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阻碍我们也要做。只要真心为群众谋利益,群众就会真心拥护你;只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阻扰派就会变成促进派,我们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强大。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就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现在不仅城市居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小城镇居民同样也有这样的期盼。要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大幅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小城镇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就是提升居民文明素养的过程。小城镇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由人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靠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比如,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五乱”问题,主要成因就是少数小城镇居民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淡薄。要引导小城镇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五)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打的是环境整治之仗,也是社会治理之仗。小城镇表面上的环境乱象,归根结底都是治理乱象。既有没规划、乱规划、随意变更规划的规划缺位,又有千镇一面、万楼一貌的设计缺位,还有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的建设监管缺位,更有多头在管、该管没管、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管理缺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会拖小城镇发展的后腿。抓环境整治就是抓社会治理,就是促社会和谐。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带来了社会治安的全面好转,是一种治本的办法。环境之变将带来人口结构、社会治理的深刻转变。要通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清一清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疴顽疾”,打通经络穴道,逐步建立起符合小城镇实际、符合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镇治理体系,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高标定位、重拳出击、科学依法,确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打出声势、打出威力、打出成效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涉及方方面面,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明确目标要求、讲究工作方法。要坚持高标整治、重拳整治、科学整治、依法整治、长效整治,以打造“洁净小镇”为基础,使全省小城镇脏乱差面貌切实改观,并充分放大整治效应,促进小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一)目标要高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的新招、重拳,必须树立高远目标。要牢牢把握洁净底线。这次行动要在3年内完成全部整治任务,把全省每个乡镇(街道)都打造成为洁净小镇,实现干净清爽、整齐有序,这是基础目标,也是底线目标。干净清爽,就是要搞好卫生整治工作,大街小巷、犄角旮旯,公园绿地、房前屋后,水面地表、墙上空中等,都要实现干净清爽。整齐有序,就是要做好街区管理工作,彻底消除乱占
道、乱开车、乱摆摊、乱建房、乱拉线等种种乱象,要由乱而治,做到井然有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盯住道路、广场、街区等“面子”问题,还要由表及里,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地下管网、洁水治污、电力通讯等配套完善工作,优化提升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切实解决“里子”问题。要努力展现美丽新姿。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小城镇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突破口,加快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特别是要推动每个小城镇从自身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产业特征等出发,打造各具特色的活力小镇、风情小镇。要通过努力,让一个个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镶嵌在浙江大地上,与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一幅迷人的美丽浙江诗意大画卷。
    (二)靶向要精准。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因问题而起,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做到靶向精准,不能胡乱开枪。一要对象精准。这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乡镇政府、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办事处驻地建成区为主要对象,兼顾驻地村(社区)的行政区域范围和仍具备集镇功能的原乡镇政府驻地。要聚焦这些乡镇(街道)特别是要突出基础薄弱、问题较多、难度较大的乡镇(街道),突出主要入口、主要街道、步行街巷、街头广场、公共建筑等重要街区、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拿脏乱差问题开刀,让小城镇再现绿水青山、充满生机活力、更加和谐宜居。要把浙商回归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让小城镇成为回归浙商投资的沃土。二要事项精准。这次行动归结起来就是“一加强三整治”,即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这是针对我省小城镇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具体表现提出来的,但共性问题在不同乡镇(街道)的表现有轻有重,要突出显著问题、重点问题,精准聚焦、精准用力,以点带面,确保整治任务全面如期完成。三要节奏精准。要坚持以人为本,想小城镇群众之所想、急小城镇群众之所急,把小城镇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与突破口,率先在环境卫生大清扫、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赤膊墙”和蓝色屋面消灭、“蜘蛛网”式架空线清理规范、沿街封闭式卷闸门整治美化等方面收获早期成果,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稳扎稳打、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取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胜利。
    (三)出拳要迅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出虚招、耍花枪,不能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玩空手道”“练假把式”,而要讲究“快准狠”,真刀真枪上、一仗一仗打,招招都要打到点位上。一是起势要快。“十三五”时期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确保实现“三个不带入”,必须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上速战速决,打一场精彩的“闪电战”。三年看头年,头年看眼前。第一年也就是从现在起到明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这一年是关键,一定要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首战即决战之心,打赢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仗,确保开局良好、首战告捷。二是攻坚要猛。这次整治行动的每一项任务都是难啃的骨头,都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特别是“空中蜘蛛网”治理、低小散块状行业治理以及道乱占、车乱开治理等,更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需要集中火力、重兵突击、坚决突破。三是落拳要重。善作者善成,善始者善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更是一场解决问题的歼灭战。评价这场战役的成效,不是看我们拳头举得有多高、投入了多少重兵,而是要看我们拳头落下去是否真正击倒了敌人、是否真正把小城镇的环境问题解决到位。我们必须强化效果导向,做到箭不虚发、拳不落空,刀刀见血、拳拳奏效,把一切脏乱差清扫干净。
    (四)特色要彰显。特色风貌是小城镇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长期积淀形成的个性特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融合当地的自然风情、地域人文、产业特点,把其独有的特色风貌表现出来。一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我省的小城镇大多依山邻水、山水相融,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要倍加珍惜、精心保护。要做到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积极修复与呵护山水林田湖这个生命共同体,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小城镇,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要突出人文风貌。独特的人文风貌是小城镇的魅力之源。要充分挖掘小城镇的文化基因,保护好小城镇的历史文脉,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特色建筑或古建筑是活着的历史、凝结的岁月、立体的艺术,每一个都在穿行的岁月里留下了沧桑的故事。我省的民间建筑独树一帜、别有韵味。但有的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愚蠢行为,导致许多特色建筑风格消亡,令人心痛。各地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务必要弘扬特色建筑文化、融合现代文明,就地取材、修旧如旧,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浙派建筑,形成“诗画浙江”的城镇风貌。三要强化产业特色。独特的产业是小城镇的活力之源。要依照区域优势、自然禀赋、资源条件,突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不断提升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要以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把有条件的小城镇建设成为特色产品、精品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五)建管要并重。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难,巩固整治成果更难。要守住整治胜利果实,必须在强化管理上狠下功夫,着力构建建管并重、以管为本的长效机制。一要精细化管。健全各类管理细则,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不论是空中、地面、地下,确保都有人管、能管到位。二要制度化管。完善小城镇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好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深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现代城镇治理体系。三要属地化管。明确小城镇管理的属地主体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的管理服务责任,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要智慧化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城镇管理服务的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建设综合性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推动“智慧城管”向乡镇延伸。五要人性化管。群众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主体。要鼓励引导小城镇居民积极参与策划、参与行动、参与管理,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居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和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要寓服务于管理和执法中,做到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全面胜利
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惠民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锤炼干部的作风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像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一样,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狠抓工作落实,把整治行动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是负责这场战役的“司令部”,要切实担当起责任,议大事、抓大事,系统抓好整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省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特别是各专项行动的牵头部门要勇挑重担,抓紧制定完善专项行动方案,指导督促各地啃下硬骨头。要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省级资金的杠杆作用,优先保障整治建设用地。各县(市、区)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要统筹编制辖区内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时间表,挂出作战图,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各项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是第一线的“战斗员”,要健全完善有关机构,加强力量配备,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督查考核必不可少。要通过步步督查、层层考核,将责任具体到人、具体到事、具体到过程。要强化督查,推动任务落实。建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督查,做到有人督、长效督,确保督查常态化。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跟踪检查,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要限时整改,对敷衍扯皮、屡推不动的要进行问责。要强化考核,完善奖惩机制。省里对市、县(市、区)及乡镇(街道)等责任主体进行分级考核,考核结果跟省财政补助相挂钩,考核优秀的予以通报。组织部门要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效作为考核县(市、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要强化复查,巩固整治成果。及时开展整治成效“回头看”,对复查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防止不良问题反弹,确保整治成果稳定持续。
    (三)加强宣传、发动群众。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动员小城镇全体群众参与,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今日聚焦”等重点栏目要像监督“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那样,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敢于揭短亮丑,开展跟踪报道,督促问题解决。要及时总结经验,互看互学互比。省里将适时召开现场会,交流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推动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主办:365体育在线  承办:365体育在线信息中心

中文域名:浙江省建设厅  备案号:浙ICP备05012682号